|
|
|
您当前所在位置是:新闻内容 |
|
|
生物质锅炉墙的结构、材质及特点 |
|
阅 读:6090次 来 源: |
1.砌砖炉墙 砌砖炉墙一般有五种结构:(1)耐火砖一保温砖一红砖,(2)耐火砖一空气层一红砖多(3)耐火砖一红砖,(4)耐火砖一保温砖一表面钢板,《5)耐火砖一保温砖一密封涂层。其中红砖、表面钢板及密封涂层都是保炉层,空气层是代替保温砖起隔热保温作用。各种砖之间均应采取牵连砌筑产因此空气层不能过大,‘二.般为50~80毫米。密封层厚20一40毫米,分两次涂抹,先在炉墙上涂抹一层,挂上铁练网,再涂抹一层,再挂一层铁练网,最后涂抹石棉沥青膏(厚约10毫米)。 平壁炉墙的砌筑高度与炉墙厚度有关,这主耍是考虑炉垮的稳定性。一般高5米时需厚464毫米(两砖),3一4米高时需厚300~350毫米《一砖半)。若用互相咬合的异形砖砌筑,皿也可砌筑到14米高,厚220毫米(一砖)。 砌筑平壁生物质锅炉墙时,每隔3~4米应留出一条膨胀缝,宽约20~25毫米,旗以石棉绳。膨胀缝在炉墙截面上应是错开的。立面上的膨肤缝有两种形式,稳定性好的炉墙可留成直缝,稳;定性较差的可留成曲折缝,每段高500~1000毫米。 砌筑圆筒形炉墙时,可采用分段承重的形式,砌体道径大于5米或高度高于10米时就应分段承重,以增加砌体的稳定性.每段3~5米高,炉底向上约5米处的神斑且区,’每段应为2一3米高。若砌体道径小于或等于5米,高度小于或等于10米时,可不用分担承重,但需在与炉顶相接处留出足够的膨肤间隙,一般为30~50毫米,旗以石棉绳。圆筒形炉墙在热膨肤时表现为道径的胀大,而直径的胀大值仅为周长膨大值的1/凡加之耐火砖后面有间隙,因此回筒形炉墙在立面上不必留膨肤缝,而只是在分段处留出膨胀缝2。~30毫米。 生物质锅炉辐射室炉墙总厚度常用200毫米,共中轻质粘土耐火砖厚113毫米,水泥蛙石块厚70一80毫米,其余为施工间隙。砌体内径小于5米氰一般采用立砌。立砌的缺点是砌筑技术水平耍求高.容易出现贯通缝,优点是砌筑质量高,承剪截面大,砖墙不易损坏。砌体内径大于5米的生物质锅炉,一般可采用卧砌,卧砌的质量较差,有“拔牙,现象,承剪截面小,易损坏,所以逐渐被立砌所代替。由于设计了合理的楔形砖尺寸,所以无论砌体道径多大,也无论是立砌还是卧砌,锤圈楔形石专的用最均为71块,其余为道形砖。
|
|
|